怪物马戏团 | 文
01 《米塔》
在年底才发售的黑马游戏《米塔》,就像圣诞老人一样意外降临了,把最好的礼物带给了独立游戏粉。唯一的问题是,她错把Santa写成了Satan,而且绕过了平安夜的军火管制。
《米塔》是今年最好的独立游戏之一,二创和讨论占领了各种社交媒体。这段时间,你可能会经常刷到这个红衣蓝发的少女,配上赛博女鬼的标签,她来自一个恐怖游戏和恋爱游戏交融的作品。
现在,已经有太多介绍这游戏的文章了,所以今天我们聊点别的东西。不过还是得先介绍下《米塔》本身:为什么这游戏会突然爆火?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游戏酒吧,游戏酒吧提供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单机游戏下载专区
答案很简单,因为它做得太好了,对于一款50块钱的游戏来说,它让我感觉是我在赚它的钱。
实际上,游戏4到6小时就能通关,要全收集,会再多个几小时。所以它不庞大,但剧本紧凑,环环相扣,且伏笔颇多。
现在很多人把《米塔》和《心跳文学部》《你和她和她的恋爱》相比,因为三部游戏都有打破现实和游戏边界的设定,且都有个有点病娇的女主,游戏也都融合了恋爱和惊悚元素。
但实际上,它们的故事差别很大。《心跳文学部》说的是,一个Galgame中的NPC莫妮卡觉醒了,她穿透第四面墙向玩家示爱,并把自己的游戏毁灭,只留下一个与玩家共处的房间。
只留下一个房间,以及几千个维持莫妮卡生命的MOD、几十万条莫妮卡的狗,以及几百万个随时准备高喊莫妮卡圣名的信徒,在任何一个句子中突然出现并开始咏唱她的福音,让世人知道电子游戏的诞生就是为了这一杰作的出现……
在《心跳文学部》中,莫妮卡有很多打破第四面墙的行为,她会在你电脑里留下文档,修改自己的游戏文件,并读取你的用户名,所以它是个标准的元游戏;《你和她和她的恋爱》也类似。
而《米塔》不一样,它几乎不会真正打破第四面墙,所有的剧本,都是发生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的。
注:涉及部分场景剧透和开局剧情介绍。
《米塔》的故事是:一天,你控制的程序员主角被拉入了一个游戏世界,见到了自己一直在玩的游戏的女主“米塔”。他想找到逃离游戏世界的方式,米塔则想让他和自己永远在一起。
很快,故事就开始急转直下,因为这米塔似乎是个疯子,只想把你囚禁。而在另一个善良米塔的帮助下,主角开始逃离疯狂米塔的追杀,并被拽入了这个游戏世界的更深层。
原来,这里有无数个宇宙,每个宇宙里都有个米塔,她们版本不同,性格和装扮亦不同。这个游戏,就如同《爱丽丝漫游仙境》里兔子洞,跳下去,你就会进入光怪陆离的异域。
而游戏主线,就是你控制主角,穿越不同版本的米塔宇宙,试图进入一切的核心,重启疯狂米塔,同时一路躲避疯狂米塔的追杀。
游戏之所以这么火,有两个原因:一是游戏本身很炫酷(对独立游戏来说),二是米塔们太有魅力。
《米塔》是两个制作人耗费3年手搓出来的,他们给这游戏灌注了海量心血。游戏过程中,你会看到各种风格的米塔,而她们的动作都是两人一点点反复调控的成果,细腻复杂而真实,个性鲜明、活灵活现。
游戏中,米塔的动作就像一个真人在你面前演电影,真实感别说在独立游戏中很突出了,甚至能爆杀一些AAA游戏的重要NPC(就是你,《星空》)。
然后,各种米塔的动作细节拉满。比如一个米塔因为戴着帽子和手套,所以叫“帽子米塔”,她会用很萌的神情一路紧紧跟随你,当你用鼠标摇头或点头,她也会跟着你学,而当她弹吉他时,你会发现指法和演奏是对上的。
而“宅米塔”米拉,则戴着眼镜,抱着手和你保持距离,如果你离太近,她就会慌张抱怨。宅米塔和帽子米塔的举止风格截然不同,而且宅米塔明显比帽子米塔要话痨得多。
当你挂机时,主角会掏出一个确实能玩的小游戏机。可你在宅米塔面前这么做时,她会生气地一把抢走游戏机(它就真被抢走了),因为她认为你没有尊重她。
如此多的米塔,细节和互动性如此出色,还几乎每个都对你以自己的方式抱有好感,就连疯狂米塔,对你也有种病态的占有欲。难怪大量玩家都在短时间里被这游戏征服,人们把米塔当成赛博女友,被赛博女鬼魅惑到不再繁衍,恐怕也是人类灭亡的最棒方式。
不要试图打破这种幻想,因为上一个试图这么做的人,是他。
而他现在已经变成这样了。
除了米塔外,游戏本身也很精致。首先别看你一开始看到的,只有米塔家的四个房间,在这个游戏世界深处,还藏着各种梦幻般的景象:
例如无限循环的走廊,每次循环,都崩坏一点;
或是池核游戏里,那种诡异而宁静,充满未知敌意的大水池;
浓雾中,高耸入云的神秘设施,像是《半衰期》里暗藏机密的废弃研究所;
违反空间规则的迷宫,仿佛穿越到了埃舍尔的画作……
米塔的四个房间,也会在不同宇宙中变幻。你会看到许多奇景:BUG入侵现实、坏掉的代码溢出,仿佛亚空间的裂缝。
游戏的玩法也非常多变,短短数小时里,你首先能玩各种小游戏,从横版格斗、赛车、复古FPS到音游……其中一些还是和米塔玩的。
其次,游戏本身的玩法也不少。疯狂米塔会逼你来上一段神庙逃亡;在鉴别好坏米塔时,你会接触到一个类似鉴别伪人的小游戏;那些坏掉的米塔,则会和你来一段恐怖的一二三木头人,一旦你让她们离开视线,她们就会朝你一拥而上。
在《米塔》中,你会看到很多游戏的影子,所以它其实是个大型缝合怪:《幽灵线东京》《Paper Please》《P.T.》……这些小游戏虽然没有深度和难度,效果却很好,让游戏全程保持新奇,有一点低配《双人成行》的味道。
最后,游戏的演出效果同样突出。一些转场很惊艳,比如你被拖入一个2D的galgame世界,却在中途被3D的疯狂米塔入侵;逃走后,你又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宅米塔(米拉)的世界,原来刚才进入的galgame,就是她正在屏幕上玩的游戏……
至于惊悚场景,更是不会让你失望,许多都很有创意。比如开手电后,看到一个扭曲长脖子的米塔倒影,忽然印在你面前的地板上,这时假如你转头……
《米塔》之所以大获成功,正是因为它在玩法、场景、剧本和演出效果上,都做到了诚意满满,让你深切体会到,这游戏被灌注了大量的爱和创意。所以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它是无比精致的。
当然,成功的核心依旧在于:米塔是一个,或者说很多个,你难以不爱上的角色。她就像超天酱、莫妮卡和所有你会爱上的游戏角色一样,复杂、独特又真实。如果嬉皮士生在现在,那他们的口号就不会是不要作战要做爱了,而是米塔米塔,莫妮卡莫妮卡。
02 不止米塔
但是除了以上提及的这些,《米塔》还有个有趣的特征:它非常有俄罗斯二次元的独特味道。
许多人应该都知道,俄罗斯如今非常盛行二次元文化,而《米塔》正是两个俄罗斯人的游戏。当我玩到它时,也明显察觉到了它有种毛子二次元味,让我开始思考为何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