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新镇小茂 | 文
01
——《喷子们赢了,恶意不息死了》
敲下这段话后,面对空空如也的公司账户,和Steam的上万条差评,《恶意不息》的制作人Thomas Mahler,或许会回想起和微软恩断义绝的那个下午。
很多时候,怀抱梦想的独立游戏工作室翻车,都能引起玩家们的同情,甚至自发团结起来,帮助游戏打赢复活赛。相比成为遗憾,所有人都愿意去延续一点点可能性,独立游戏圈不缺少这样如童话般的美好故事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游戏酒吧,游戏酒吧提供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单机游戏下载专区
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,是一个标准的反面教材。
《恶意不息》的开发商Moon Studios,上一部作品是销量1500万,感动过无数人的银河恶魔城游戏《奥日》系列。当时他们隶属于微软旗下,如今已经自立门户,成了独立游戏工作室。在《恶意不息》刚公布的时候,Thomas Mahler自信满满地称其为自己的“塞尔达”,融合了《暗黑破坏神》的刷宝构筑和《黑魂》的战斗风格,更宣称要“彻底颠覆ARPG的玩法界限”。口气狂得离谱,像是港漫里出来的。
然后,就华丽地翻车了。游戏去年4月上线EA版,首发好评率只有59%的“褒贬不一”。尽管后来好评率有一定回升,但时隔一年后的新版本,即今年5月刚推出的“破城”版本,差评又堪比国潮来袭。最狠的时候,近期评价一度跌破20%,俯冲差评如潮。
面对千军万马,Thomas Mahler紧急从卡牌库里发动了必杀技组合——我玉玉症犯了。起手打出一张“昨天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”,为玉玉情绪赋能;随后直呼“玩家如果还打差评,两个月之内公司就要倒闭”,打通垂直领域抓手;最后不忘祸水东引,怒斥“刷差评的疯子是一群LGBT”,通过颗粒度拆解实现组合拳打法,在玩家心智中形成护城河。
其实单看数据,它的处境没有那么恶劣。这游戏现在有超过3万5千条Steam评论(同时在PS和XBOX上发售),好评率也回升到了75%左右。说明游戏销量根本不低,而且不乏亮点,很多玩家都喜欢它。
更新:Thomas Mahler后来又声称公司目前没有致命的财务危机,此前的“破产”言论,是为了反击一些“带有政治动机”的负面评价。
然而《恶意不息》的风评,是独立游戏里的奇葩。奥日系列的成功,和制作人的卖惨,没转化成舆论场的免死金牌;网上大量讽刺这游戏的玩家,也不全是冲着游戏内容去的,而是将矛头对准了工作室,指责其是背刺前东家的“白眼狼”。
无论是两极分化严重的口碑,还是这种玩家主动为“大资本发声”的情况,都实在不怎么多见。
02
Moon Studios,就叫它月亮社好了,成立于2010年,两位创始人是Thomas Mahler和Gennadiy Korol。Thomas Mahler是奥地利出生的艺术家,担任工作室的CEO,负责美术、剧情和关卡设计等创意工作;Gennadiy Korol则是来自以色列的程序员。
Thomas Mahler(左)与Gennadiy Korol(右)
由于两位创始人身处异地,月亮社最初就实行的是远程办公模式。因此早期许多关于《奥日》系列的宣传报道,都把游戏浪漫地渲染成“一个全世界40多国艺术家合力创造的艺术品”。但《奥日》真实的开发故事不仅不浪漫,而且很残忍,我们放到后面再说。
不管怎样,《奥日》系列是我最喜欢的银河恶魔城游戏,它的美触及灵魂,有种近乎神性的艺术表达。每一帧画面如印象派油画般绚烂,旋律似交响曲般磅礴,让我没法用逻辑思维去分析和赞美它。
通关多年后,我还记得银之树逃亡关卡带来的震撼。它将“难度”与“美”化解为一场自我超越的仪式,玩家在反复的死亡中锤炼操作,却因永不中断的动态配乐与场景光影的抚慰,始终心怀希望,奋勇向上,终让逃亡成功的狂喜与音乐高潮完美共振,成就心灵的救赎,也成就了载入游戏史册的心流体验。